路德维希·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,他的思想彻底改变了逻辑学、语言哲学和整个哲学的面貌。他的思想通常被划分为两个阶段:早期(代表作《逻辑哲学论》)和后期(代表作《哲学研究》)。
核心思想:语言的图像论
维特根斯坦早期逻辑学的核心是 “语言图像论” 。他认为,语言和世界之间存在一种逻辑映射关系。
1. 世界的基本构成:世界是事态 的总体。事态是对象(事物)的特定结合方式。
2. 思想的基本构成:思想是事实的逻辑图像。
3. 命题的基本构成:命题是思想的表达式,是基本命题 的真值函项。基本命题则直接描绘一个可能的事态。
简单来说:一个命题就像一幅关于世界的逻辑图画。命题中的简单符号(名称)对应着世界中的简单对象,这些符号的组合方式(命题的逻辑结构)对应着对象的组合方式(事态)。
《逻辑哲学论》的主要论点
这本书由一系列编号严密的格言组成,其核心论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:
1. 世界的界限就是语言的界限:我们只能思考和言说那些可以被逻辑语言所描绘的事实。凡是不能被清晰说出的,我们必须保持沉默。
2. 命题的意义在于其真值条件:理解一个命题,就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命题为真,什么情况下为假。例如,理解命题“窗外在下雨”,就是知道当且仅当“窗外确实在下雨”这个事实成立时,该命题为真。
3. 所有命题都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:复杂的命题可以通过逻辑联结词(如“并且”、“或者”、“并非”)由简单的、原子式的基本命题组合而成。复杂命题的真值完全由其组成部分的基本命题的真值决定。
4. 逻辑是同语反复:逻辑命题(如“p或者非p”)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为真。它们不描绘世界中的任何具体事实,而是描绘世界的逻辑框架本身。它们像脚手架一样,支撑着有意义的言说,但自身却不提供任何经验信息。
5. 哲学的任务是语言的澄清:基于以上观点,维特根斯坦认为,传统的哲学问题(如关于伦理、美学、形而上学的问题)大多源于对语言的误用。哲学的正确任务不是提出理论,而是进行语言批判,澄清命题的意义,将可说的(自然科学)与不可说的划清界限。
6. 对于不可说的,我们必须保持沉默:这是《逻辑哲学论》最著名、也最富禅意的结论。维特根斯坦认为,像伦理、美学、生命的意义、形而上的本体等领域,是无法被命题所描绘的。它们属于“不可言说”的领域,只能被“显示”,而不能被“说出”。
一个简单的例子
· 基本命题 P:“这本书是红色的。”
· 基本命题 Q:“这本书在桌子上。”
· 复杂命题:“这本书是红色的并且在桌子上。” (P ∧ Q)
· 这个复杂命题的真值,完全取决于P和Q的真假。只有当P和Q同时为真时,整个命题才为真。这就是真值函项。
思想的转变与后期哲学
维特根斯坦自己后来批判了早期的“图像论”。他认为语言的功能远比“描绘事实”要丰富得多。在后期,他提出了 “语言游戏” 和 “家族相似” 等概念。
· 语言游戏:语言就像一种游戏,其意义在于它在特定生活形式中的使用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“语言游戏”(如命令、提问、祈祷、感谢、开玩笑)中,意义完全不同。
· 批判逻辑原子主义:他不再认为存在绝对的、原子式的基本命题,也不认为语言有一个统一的本质(描绘世界)。语言是工具,词是工具,其意义在于用法。
总结
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学概要(主要指其早期思想):
· 目标:为思想划清界限,解决哲学问题。
· 核心: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。
· 方法:通过真值函项和逻辑分析,将所有有意义的命题还原为基本命题。
· 结论:可说的(自然科学)要说清楚;不可说的(伦理、美学等)则应保持沉默。哲学是一种澄清活动。
他的思想,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,都深刻地影响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,并奠定了现代分析哲学的基础。理解维特根斯坦,是理解20世纪哲学转向的关键。
红包分享
钱包管理

